從瀕臨退市到股價上漲約10倍,一家家居企業只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這家企業就是目前仍在退市警告的亞振家居(ST亞振)。
ST亞振近期再度發布股票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8日最低價至11月11日收盤期間,累計漲幅達到1024.04%,已經15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由于股票漲幅嚴重高于同期行業及上證指數漲幅,但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因此提示存在投資風險。
亞振家居是一家主營中高端家具產品的企業,公司早在2016年就已經上市,憑借中高端市場的客群,亞振家居一度也曾收到過資本市場認可。
但從2020年開始,由于市場影響,以及自身較高的成本,亞振家居在全國的門店數量開始削減,業績也持續下滑,在隨后數年時間里,多次因業績虧損瀕臨被退市警告的境地,其中不乏依賴政府補貼才扭虧避免退市的情形,可以說是在“面臨退市”和“保住上市”之間反復橫跳。
今年4月,在公司2024年歸母扣非后凈利潤再度為負值之后,亞振家居被“披星戴帽”,證券代碼被正式變更為“ST亞振”。
但沒想到的是,公司的轉機也在此時發生。隨著新股東的入場,亞振家居迎來新的股東方,并隨即通過收購注入新的資產,迎來市值大漲。
無獨有偶,近期同樣面臨破產危機的家裝上市企業東易日盛,在增資迎來算力企業成為股東之后,股價同樣出現大幅度連漲,令市場為之側目。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一批處于業績、股價低谷期的家居行業上市企業,都出現被非關聯行業收購、注資的情況,并隨之迎來市值攀升。在這背后,究竟是企業迎來跨界發展,還是成為資本新貴借殼上市的路徑,成為值得行業注意的問題。
虧損還在繼續,股價已經“翻身”
就在發布退市警告同日,亞振家居發布公告表示,控股股東上海亞振投資有限公司正在籌劃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的重大事項。控股股東亞振投資與吳濤及其一致行動人范偉浩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計劃以4.48億元價格,轉讓公司約30%的股權。
至此之后,亞振家居的股價就開始出現攀升,到今年7月21日,吳濤及一致行動人范偉浩通過要約收購,合計以7.61億元的代價,獲得公司約50.47%的股比并成為亞振家居新的控股股東之時,亞振家居的股價已經爬上了22.7元/股的價格。
收購亞振的吳濤,是持有濟南域瀟集團80%股份的實控人,也是公司的執行董事、總經理,其一致行動人范偉浩則是上海域瀟董事長。
域瀟集團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鋯鈦、稀土、石墨等多種礦產資源開采與利用企業,其業務還涉及遠洋海運物流、航運過駁、水泥制造、房地產開發、金融投資等行業領域,尤其早年就在莫桑比克拿下最大金屬礦,因此域瀟集團也是莫桑比克投資規模最大、產值最高的中資礦產企業。
然而,以礦業發展為核心的業務,和亞振家居的家居產業并無關聯,因此域瀟集團收購亞振家居是極大的跨界。
雖然亞振家居稱,權益變動一方面將進一步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并且為上市公司在流動資金、企業管理、資產結構等方面進行賦能,推動上市公司的長期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等等,但實際優勢是否能兌現還尚不可知,公司的股價則已經開始持續上揚。
收購完成僅一個月后,亞振就發布重大資產收購公告,計劃以5544.9萬元現金收購廣西鋯業51%股權。公開信息顯示,廣西鋯業主營鋯鈦選礦業務,2024年尚處于建設期未形成收入,2025 年1-5月正式投產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億元。
這筆交易也被視為亞振家居轉型礦產領域的開始,同時根據公司披露的戰略轉型路徑,未來還將進入資源整合階段,注入域瀟集團核心礦業資產。
至此,ST亞振的股價就一發不可收拾,出現持續漲停。觀察者網注意到,在今年發布2024年業績之前,亞振家居的股價一度已經跌至4.45元/股的價格,到11月11日最高股價已經達到50.02元/股,漲幅一度達到1024.04%。
至11月13日雖然股價回調,報收至47.71元/股,公司股價漲幅仍然達到972%,市值已經沖破125億元。
如此大幅的股價攀升,也引發了市場的側目,以及對亞振股份市值偏離的質疑。要知道,亞振股份10月底公布的三季報顯示,這家公司營收至三季度末,只是微漲4.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額仍然達到3141萬元,因此公司也接連發布風險提示公告,提示投資風險。
家居企業近期頻繁被收購,是跨界整合還是資本“借殼”?
在這份風險投資公告中還特別提到,控股股東吳濤在未來3年時間里,沒有改變公司主營業務,或對主營業務進行重大調整計劃、或是對公司及子公司主要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并,或購買、置換資產的明確充足計劃,或是將其控制的其他資產通過亞振家居借殼上市的計劃,算是對資本市場層面的一些猜測,做出回應。
但如此大跨度的跨界合作,以及如此大幅度的拉升股價,很難不引起市場的懷疑。
值得注意的是,ST亞振并不是近期唯一被收購并且股價大幅攀升的家居上市企業。相似的劇情,在同行業的ST東易等企業身上也在上演。
觀察者網注意到,今年以來大量經營業績不佳的家居企業,如今正成為被其他行業跨界收購的目標,收購方很可能通過這一方式“借殼”,以協助收購企業跨進A股市場。
就在今年10月9日,瀕臨破產當口的東易日盛公布公司的預重整方案,公司以增發的形式引入新股東,北京華著科技作為東易日盛的產業投資人出資14億元,在重整之后將獲得東易日盛15.76%的股權,稱為這家上市家裝企業的新股東。
和域瀟集團類似,華著科技是一家以算力中心集成服務和運營服務為核心業務的企業,和家裝、家居業務不甚相關,對東易日盛的收購可以算得上大踏步“跨界”。
但和ST亞振類似,ST東易在公布被收購的消息后,股價快速大幅上漲,接連出現漲停。從10月9日5.99元/股,到11月13日收盤后,股價報收17.66元/股,短短1個月的時間里,股價漲幅已經達到194.82%,幾乎是早前股價的3倍水平,這家原本幾乎要破產的企業,如今市值也超過了74億元。
股價大幅攀升,也使得東易日盛在過去短短一個月時間里,發出8份股價異動公告和風險提示公告,勸投資者“冷靜”。
除此之外,剛剛在11月11日宣布完成股權轉讓的深交所上市家紡企業真愛美家,以合計約12億元的價格,被廣州探跡遠擎科技合伙企業收購,拿下真愛美家45%的表決權,公司實控人變更為探跡科技的創始人黎展。
探跡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科技企業,主營業務為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企業提供全流程智能銷售服務,主體公司探跡科技是一家獨角獸企業,和家紡家居行業的業務也毫無關聯。
但不出意外,僅僅宣布收購消息以來,真愛美家已經迎來兩個漲停板,2天時間市值漲了9.3億元。
“可以說,借殼上市是這些收購方企業唯一的目標。”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坦言。
一個共同的特征是,這些家居企業均為早年就在A股登陸上市企業。要知道,近年A股新上市企業規模較小,新上市企業審核嚴格。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A股上市企業為51家,去年全年也只有100家,企業在A股上市難度較大。
尤其是域瀟集團這類礦業企業,多年前就難以在A股新上市,借殼上市是少數可用的方式。而科技企業、算力企業也還尚未展現出持續盈利的能力,在A股上市同樣存在難度。
沈萌表示,一方面是A股現在IPO對行業監管更嚴格,另一方面是部分企業本身可能也不滿足IPO的要求:“家居行業受房地產整頓和消費降級影響,從業績到股價都不好。”這對于市場上的資本新貴而言,在ST期間低價入手,無疑是借殼的合適時機和目標。
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沖認為,這幾家企業在被收購后急漲,主導資金以活躍營業部的短線資金與事件驅動資金為主,市場對“資源資產注入、業務轉型甚至借殼預期”的想象被迅速放:“尤其是家居行業雖然已經缺乏力了,但是新到場的大股東可以把業務注入,改變基本面,也是這些被借殼企業的優勢。”
在房地產行業高歌猛進的時期,地產及上下游行業在熱錢涌入的背景下,也曾借殼其他企業實現上市,家居行業中居然之家借殼武漢中商登陸A股,就是典型案例。然而當潮水退去,地產行業光環消失,處于消費端下游的家居企業,只能在瀕臨破產市值下降之際,遭遇被資本新貴瞄準,成為其他公司上市“外殼”的命運。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咨詢熱線:0571-89882930 廣告合作:0571-89882930
展會合作:0571-88173216 投訴電話:0571-89882999
眾品家具網 zp1918.com 版權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顧問: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_傅國寶 經營許可證:浙B2-20210026 | 浙ICP備08015491號-8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1902號